新书推荐

浮动的海岸:一部白令海峡的环境史

作者[美]芭丝谢芭·德穆思

译者刘晓卉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5月

页数398

定价88.00元


俄罗斯的楚科奇半岛与美国的阿拉斯加之间有一条狭窄海峡,它就是白令海峡。它是连接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也是北美洲和亚洲大陆间的最短海上通道。

现在白令海峡的平均宽度约为65公里,最窄处仅35公里。海峡水位很浅,平均深度42米,最深处也只有52米。然而,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不过,历史上的白令海峡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由地质学研究得知,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在距今1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时期,由于全球气候较冷,高纬度地区冰川广布,海平面比现在低100多米。当时的白令海峡露出了海面,形成一座陆桥,成为连接亚、美两洲的天然通道,印第安人祖先正是由此进入美洲。

白令海峡以及海峡两岸地区,在19世纪早期以前居住着许多很小的民族,后来被归为三个主要的语言群体,即因纽皮亚特人、尤皮克人和楚科奇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们与海洋、海岸、森林、滩涂、极地冰原等环境,以及生活在各类环境中的动植物结成了一种永续共生式的关系。但这一切在19世纪早期被打破。在海峡西岸,俄国人将楚科奇地区列为了本国领地。而东岸则成为了美国治下的阿拉斯加。除了俄国和美国人,欧洲、亚洲、美洲很多国家的人们也纷至沓来。

《浮动的海岸:一部白令海峡的环境史》一书,分五个章节回溯了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末不同时期,人类(具体来说是白令海峡地区的外来者们)对该地区的大海、大洋、海岸、陆地、地下进行开发改造的过程。

本书指出,白令海峡地区的人类活动足迹的增多,包括但不限于内陆捕猎、海洋捕捞、矿产开发、林木滥伐以及城镇化开发,以及意外发生的火灾,让当地的气候系统陷入紊乱。这样的冲击显然不止于一个地区,叠加全球温带、热带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城市化、工业化影响,将使得全球气候变得更加难以预期,灾难性天气增加。

弓头鲸等鲸类的真正厄运在于工业化、军事化的捕鲸装备被越来越多地应用,虽然20世纪初以来,受公众压力推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参与磋商建立一体化的捕鲸管制体系。但海洋捕捞的经济价值显然使得缔约国以及拒绝缔约的少数国家不愿意接受束缚,而是继续让白令海峡等海域继续成为无主公地,这让国际磋商和协作流于表面。20世纪后期发达国家兴起的环保组织甚至采取了暴力对抗举措,才让一些国家的滥捕行为受到了稍稍遏制。而在另一方面,就像是本书所提到的,白令海峡地区而今的人类生产和生活秩序,很大程度上就建立在过度开发基础上,这也让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陷入一种发展与保护二选一的拉锯式纠葛。

这是一部非凡的环境史作品,作者长期在白令海峡地区生活,并翔实掌握了相关的研究史料,带着对白令海峡海陆生态景观的深切热爱,以及100多年来无序、剧烈开发造成的环境后果的无限痛惜,向读者展现了白令海峡地区这样一个物产丰饶却高度脆弱的地区是怎样迎来毁灭性的复杂变化,发出了警示和呐喊。全书文辞优美,书作者克制地书写了该地区的奇美景观,穿插讲述了环境剧变的历史故事,相当程度上示范了环境史写作。

芭丝谢芭·德穆思(BathshebaDemuth),美国布朗大学环境与社会史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北极地区的能源史与气候史。她曾在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各地的北极社区生活多年,其性格形成期就是在白令陆桥度过的,亲身经历了与迁徙动物比邻而居的生活。


点击查看馆藏资源




上一条:快时代的慢阅读 下一条:科学的数学化起源

关闭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44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