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符号里的中国

作者赵运涛

译者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页数370

定价78.00元


◆ 四大主题——祥瑞、守护、神圣、人文展示古人的心灵世界和日常生活图景。

从天地人神鬼说到蠃鳞毛羽昆,四大主题涵盖想象的心灵世界和真实的现实世界,共同构成了古人的生活世界。

龙凤有什么祥瑞?牡丹是如何成为花王的?葫芦是什么神器?农民祈祷风调雨顺会拜什么神?读书人逢考必拜什么神?福禄寿三仙是星宿变成的?雷神还能惩罚罪恶?财神是怎么炼成的?除了神仙鬼怪,有哪些人被神圣化了?古代中国有哪些岁时节日及时空想象?


◆ 精选能代表中国的100多个符号,彰显中华文化共同体的魅力。

老百姓眼中的“中国”是可感可亲的,是龙、凤、貔貅、蝙蝠等祥瑞,是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牛郎织女、董咏七仙女、八仙过海等民间故事,是春节、中秋节等还在延续的传统节日,是天上、人间、地府的多维空间想象。

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国”是可思可亲的,是太极图、八卦图、河图洛书等神奇图式,是孔子、老子、屈原等神圣人物,是琴棋书画等雅致生活。

孩子眼中的“中国”是可爱可亲的,是葫芦娃、孙悟空、哪吒等伴随童年的趣味故事。

这些习焉不察的符号能唤醒每个中国人的认同感。


◆ 近300幅精美图片,“按图索骥”,探寻5000年文化积淀。

读图时代,图像的应用更能直观地了解古代中国。图文互证,每一幅图像也是一个符号,一个个图注就是一个个小故事、小知识。

近300幅图片有历代古画、考古实物和手绘线图,内容涵盖神仙鬼怪、士人风尚、天文历法、岁时节日、历史人物、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等等。阅读之余,随着图片和图注一览符号里的中国,有识有趣,赏心悦目。


◆ 一本书通晓古代博物学。

中西方都有博物学。西方的博物学往往包含动植物、矿物、天文、地理,主要是自然界的事物;中国的博物学,除了自然界的事物,还有人造物及神话传说。本书赓续古人“博物”传统,除“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神仙鬼怪、珍宝名物、人类活动,等等,无所不包,“有图有真相”。


◆ 呼应大众的文博旅游热与考古热。

文博旅游与考古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不求甚解地看,只会疲惫不堪,探寻背后的文化则让人乐此不疲。

敦煌的风伯、雨师、雷神、火神、四大天王、佛祖、菩萨、罗汉等壁画,三星堆出土的大立人像、黄金面具、金杖、神树,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帛画,各地的汉画像,曲阜孔庙的孔子手势,等等,都可以在本书找到文化密码。


◆ 发掘高科技、时事、考古等热点的文化价值。

中国第一个自建的空间站为何命名为“天宫”?中国发射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为何命名为“悟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携带的火星车为何命名为“祝融”?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何命名为“北斗”?华为手机操作系统为何命名为“鸿蒙”?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小汤山模式医院为何命名为“火神山”“雷神山”?三星堆出土的“神鸟—神人—神树”有何神秘?

读完本书,热爱科技、考古,关心时事的你会更有“文化”。


赵运涛,笔名赵九九,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教师、文学系主任。在学校开设了“先秦文献精讲”“中国文学与文化”“《论语》品读”“传统文化中的博物学”等课程。其中,“《论语》品读”“传统文化中的博物学”被评为校精品课程。著有《符号里的中国》《点读唐传奇》等。


点击查看馆藏资源




上一条:飞越世界尽头 下一条:烦恼人生

关闭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44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