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俄国文学巨匠托尔斯泰晚年的一部重要作品。
小说讲述了一位备受推崇的法院官员,本来过着平常无奇的生活,突然间得知自己患了重症,即将面临死亡,于是开始思考生命和人生的故事。小说以白描的手法细致地表现了人类在面对死亡之时全部的精神活动,深入思索关于死亡的议题,引发每一个人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
作为杰出的艺术大师,托尔斯泰创作有三大特点:清醒的现实主义,卓尔不凡的心理描写,非凡的艺术表现力。《伊万·伊利奇之死》则是托翁融合展现这三大特质的一部杰作。小说对存在的思考、对人性的剖析,其深刻程度可与后来的《局外人》《变形记》对读。
本书译者于大卫,采用俄文直译,在细节上做到尊重原作、贴合原作风格,还原托尔斯泰行文特殊性。同时,本书收录译者后记《人人皆是伊万·伊利奇》,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部小说。
列夫·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大师之一。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进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震撼了当时的文学界。1873年~1877年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了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点击查看馆藏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