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为建筑师的林徽因给年轻人的中国古建常识。收录了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和论述,包括对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力求展现林徽因作为建筑学家的一面。林徽因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具有科学之严谨,同时使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了我国古建筑在技艺方面的精湛成就。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林徽因早年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综述,可谓“出道即巅峰”的文章。
《平郊建筑杂录》(梁思成、林徽因),提出美学概念“建筑意”。
《我们的首都》,看林徽因笔下的故宫、颐和园、雍和宫之美。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林徽因、梁思成),用诗一般的语言记录古建考察,充满诗情画意。
……
读完这本书,你会对作为建筑师、建筑史家的林徽因有更深入的了解。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林徽因的文章对当下的年轻建筑师仍有着借鉴意义。
本书特别增加了插画师张皓熙的50余幅原创手绘图,包括独乐寺、佛光寺、应县木塔、故宫三大殿、颐和园、北海公园、晋祠、飞虹塔、山西民居等,图文并茂,能帮助读者直观感知中国古建的艺术魅力。
林徽因(1904—1955),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同建筑师梁思成一起对中国古建筑进行考察,成为该领域的开拓者,对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及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译文、书信等作品,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张皓熙,四川乐山人,自由插画师,2018年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手绘艺术设计大赛优秀奖,擅长速写、水彩等绘画创作。

点击查看馆藏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