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猫鱼

作者陈冲

译者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页数610

定价168.00元


陈冲的《猫鱼》是一部自传性散文集,于2024年6月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这部作品以“猫鱼”——上海话中喂猫的小鱼为隐喻,象征那些被遗忘或隐藏的记忆碎片,以及个体在时代洪流中虽渺小却坚韧的生命力。书中融合了家族叙事、个人成长与电影艺术生涯,呈现出多维度的时代图景与人文思考。

《猫鱼》内容的核心之一是家族记忆的钩沉。陈冲以平江路的老房子为起点,追溯了四代知识分子的家族史。她的外祖父张昌绍是中国药理学奠基人,外婆史伊凡是社会活动家,父母均为医学专家。书中通过母亲张安中在动荡年代坚持科研、外婆以乐观豁达应对人生波折等细节,刻画出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精神图谱。这些故事不仅是家族私语,更折射出上海近代史中知识分子的命运沉浮。

本书另一重要脉络是陈冲的电影生涯。从《小花》剧组大篷车的青涩时光,到《末代皇帝》故宫拍摄的幕后艰辛,再到转型导演后的反思与突破,书中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还原了电影艺术的创作现场。她回忆《末代皇帝》导演贝托鲁奇“像掀盖头般每天重新爱上演员”的拍摄理念,也坦诚《天浴》创作时的自我怀疑。这些文字既是对华语电影史的珍贵补充,也记录了一位女性在光影世界中的挣扎与觉醒。

陈冲的笔触兼具细腻与克制。她擅长用生活化的意象激活记忆,如将母亲夏夜淋浴的场景与古希腊雕像并置,让平凡瞬间焕发永恒美感;又如用“晒过太阳的棉被味道”具象化幸福体验。金宇澄评价其文字“细腻、自由、直率”,姜文则称其“像丰富而果敢的人在讲诚实的故事”。这种风格源于她对日常细节的敏锐捕捉,以及拒绝矫饰的真诚态度。

本书的创作缘起可追溯至2018年。陈冲在微博撰写悼念《末代皇帝》导演的文章后,受作家金宇澄鼓励开始写作。疫情期间照顾患癌母亲的经历,促使她系统梳理家族往事。写作过程中,她以金宇澄为“假想读者”,将《上海文学》专栏连载的散篇串联成书。这种非虚构创作既是对记忆的打捞,也是与过往和解的方式——正如她所言:“抑郁时,阅读抚慰了我;亢奋时,写作宁息了我。”

该书出版后引发广泛关注,获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名人堂“年度人文榜十大好书”等荣誉。文学界认为其填补了上海叙事中的知识分子书写空白,历史学者罗新盛赞其为“个体生命史与时代大记录”。豆瓣评分高达9.2,读者称其“让人在文字中经历了一场漫长的人生旅程” 。


陈冲,著名女演员、导演和编剧,1961年4月26日出生于上海,成长于一个医学世家。她的祖父和外祖父均为医学领域的专家,父亲是上海华山医院的放射学专家,家庭的学术氛围培养了她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敏锐感知。陈冲从小学习钢琴和手风琴,中学时期参与学校剧团演出,为日后的演艺事业奠定了基础。

1976年,陈冲在谢晋执导的电影《青春》中崭露头角,1979年凭借与唐国强、刘晓庆合作的《小花》一举成名,获得第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然而,正值事业巅峰时,她选择赴美留学,主修电影制作,期间通过打工维持生计,并逐渐在好莱坞打开局面。她因参演《末代皇帝》(1987年)中婉容皇后一角享誉国际,其细腻的表演被李安评价为“赋予电影无限可能性”。

除了演员身份,陈冲在导演领域也成就斐然。1998年,她执导的《天浴》荣获第3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影片深刻探讨人性与时代命运,成为她转型创作的重要里程碑。此后,她持续参与国际影视项目,并担任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和奥斯卡终身评委,进一步拓展了艺术影响力。


点击查看馆藏资源


上一条:善读:企业家如何在阅读中精进成长 下一条:电影狂想:昆汀·塔伦蒂诺回忆录

关闭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44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