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裙子的士 最动人的诗:叶嘉莹百岁人生》是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24年出版的学术传记,作为叶嘉莹生前亲自审订并认可的权威著作,系统梳理了这位“诗词的女儿”跨越世纪的学术历程与精神世界。全书以翔实史料与深入解读为基础,既是研究叶嘉莹的重要文献,也是公众理解其诗词人生与士人精神的窗口。
全书主要内容围绕六大维度展开。第一章聚焦叶嘉莹的家族文化基因,揭示其“弱德之美”品格的渊源——父亲叶廷元“隐曲存守”的处世哲学与诗礼之家的熏陶,塑造了她柔韧而坚定的精神底色。第二章以生命体悟为主线,分八个阶段勾勒其百年心路:从少年丧母的创伤、婚姻不幸的隐忍,到晚年丧女的沉痛,最终在诗词事业中实现“从清者到任者”的蜕变,完成小我与大我的融合。第三、四章深入其诗学与词学体系,剖析她以“感发生命”为核心的诗词评赏方法,以及在中西文论互鉴中建构的词学理论,如将李商隐《燕台四首》的季节意象解读为生命隐秘的隐喻。第五章专论其诗词曲创作,提炼出“象喻中的生命书写”特点,通过《高枝》《蝶恋花》等作品,展现她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神话意象寄托文化传承使命的创作特质。第六章总结其诗词教学实践,探讨她在海外教学中突破语言壁垒、以“心与心碰撞”激活古典诗词当代价值的经验。
本书显著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权威性,作者李云作为叶嘉莹博士后,历时三年贴身学习并获其亲自指导,书中大量引用未公开讲稿与手稿,如叶嘉莹对《论语》的体悟改变其早年倔强性格的细节;二是学术与可读性交融,既系统梳理诗学理论,又以“幼年拒认错”“归国捐献”等鲜活故事呈现人物性情。
该书出版后引发学界与公众双重关注。学者评价其“以生命照亮生命”的阐释路径,不仅还原叶嘉莹融合杜甫家国情怀与陶渊明人生智慧的思想体系,更揭示“弱德之美”如何在当代转化为文化传承的韧性力量。社会影响层面,书中披露的“自费归国教书”“捐赠3568万元助学”等事迹,让公众直观感受士人精神在新时代的实践;附录《叶嘉莹百岁诗文编年》成为研究其创作演变的必备工具。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导演陈传兴认为,该书与其影像作品形成互补,共同构建起理解叶嘉莹的多维视角。
作者李云现为古典文学研究者,2008年起师从叶嘉莹,2016-2019年作为贴身助手深度参与其学术活动。她曾以《顾随诗学与词学思想研究》硕士论文叩开学术之门,后持续深耕叶氏学术体系,发表多篇相关论文。叶嘉莹曾亲笔肯定其“文笔迅速文思敏捷”,书中对《旧诗新演:李义山〈燕台四首〉》等晦涩论文的通俗化解读,尤其体现其“换我心为他心”的研究功力。学界认为,李云以弟子视角完成的这部传记,既保有学术严谨度,又注入深切人文关怀,开创了学者传记写作的新范式。

点击查看馆藏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