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饭局》是一本聚焦南宋历史与饮食文化的非虚构作品,通过一场宫廷盛宴的细节还原,串联起权力博弈、社会风貌与文化传承。本书以1151年宋高宗赵构赴清河郡王张俊家宴为切入点,依托《武林旧事》《南渡行宫记》等史料,结合现代考古成果,展现了南宋时期政治与生活的复杂图景。
全书主要内容围绕宋高宗与张俊的这场饭局展开,共呈现172道菜肴的奢华菜单,从“看席”的视觉陈列到正餐的十五盏下酒菜,涵盖蟹酿橙、肚胘脍等特色菜品。作者不仅详细解析了食材来源与烹饪工艺(如宋代“签”类菜式实为油炸春卷的前身),更通过菜单中的禁忌(如避用猪肉)、座次安排(秦桧位列亲王之上)等细节,揭示南宋权力结构的微妙平衡。书中还延伸探讨了宋高宗对岳飞的态度转变、张俊的生存哲学,以及宴后张俊因忌惮秦桧而主动缩短宴席时长的政治隐喻。
本书的显著特点在于“以小见大”的叙事视角。区别于传统宏大历史书写,作者从一场饭局切入,通过御厨姓名、马车夫名录等微观史料,还原普通人在历史中的存在痕迹。同时融合考古发现,如杭州德寿宫遗址贝壳残骸印证的海鲜偏好、老虎洞窑址出土的精致官窑瓷器,将文献考证与实物证据相结合。
作者试图突破对历史人物的刻板认知。宋高宗既是被唾骂的“昏君”,也是在父亲徽宗遗物前痛哭的儿子;他既签署了《付岳飞》的信任手谕,又在权力博弈中默许了岳飞的悲剧。这种多维度的人性刻画,让读者看到历史抉择背后的挣扎与无奈。
该书自出版后引发广泛关注,媒体评价其“活化历史现场,突破人物标签化认知”,读者认为“通过饮食密码破译权力逻辑,兼具学术深度与阅读趣味”。作为文化普及读物,它成功串联起专业考证与大众阅读,杭州多场新书分享会通过复原“蟹酿橙”等菜品,让读者获得味觉与精神的双重穿越体验。
作者严格,资深媒体人,现任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副社长,同时也是浙江省委宣讲团成员。他深耕媒体行业多年,以党史研究和历史写作见长,参与主编了《浙江改革开放30年口述历史》《浙江改革开放40年口述历史》《瞬间——重返浙江百年党史现场》等著作。

点击查看馆藏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