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PPT:让PPT更有逻辑更有说服力》系统梳理了学术演示场景下的核心痛点与解决方案,旨在通过结构化思维与可视化呈现提升学术内容的表达效率。
本书以“逻辑先行,设计赋能”为主线,构建了学术型PPT相关内容的完整体系:
1.学术型PPT的特点
开篇界定学术型PPT的三大核心特质——严谨性、逻辑性与简洁性,强调其与传统商务PPT的本质差异,并深入剖析结构化思维在学术演示中的关键作用。
2.内容逻辑设计
提出“三招六式”内容设计法:“定核心”聚焦研究主题的精准提炼,“定逻辑”运用金字塔原理构建论证链条,“定形式”通过图表、流程图等工具实现信息可视化。辅以四大“心法”(如观点前置、句式平衡),解决学术内容冗长晦涩的问题。
3.标题与版面设计
标题设计模块总结“结论+关键词”的公式化创作技巧,提升观点传达效率;版面设计则从模板标准化入手,详解封面、目录、内页等组件的制作规范,结合网格化布局、色彩心理学原理强化视觉层次。
4.动画与演讲录制
反对过度炫技,主张动画服务于逻辑递进(如分步呈现实验流程);演讲录制部分量化语速控制(每分钟160-180字),并涵盖设备选择、剪辑技巧及稿件练习方法,实现“讲演一体”的学术表达。
5.项目实操案例
以高校赛事申报、科研报奖为场景,解析知识产权展示、社会效益论证等模块的呈现策略,并区分网评PPT(重信息密度)与路演PPT(重叙事节奏)的设计差异。
本书将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化为可操作的“公式”,降低学术新手的入门门槛。本书案例源于作者服务的国家科技奖申报(超80项)、省部级项目(超120项),提炼出学术评审场景的共性需求,很有参考价值。
陆长淼为绎奇演示创始人,拥有14年演示设计行业经验,培训学员超4万人。其职业轨迹兼具学术与商业双重背景:早期深度参与高校科研报奖PPT定制(如协助清华大学国家科技奖申报),后期拓展至企业服务(小米汽车产品发布会、中国平安战略路演)。他提出“演示即沟通”的理念,强调逻辑与视觉的协同,并将这一思想凝练于本书的写作之中。

点击查看馆藏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