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阅世六十年》是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的自传。他把自己一生求学和治学的经历“原原本本、坦诚无忌、不亢不卑地忆述出来”。本书既是他个人“读史阅世”的学思历程,也是一个大时代的缩影,丰富翔实,启人深思,堪称现代学人自传的杰作。
这部学术回忆分为“上部”(国内篇)与“下部”(海外篇)。
“上部”代表个人学思历程中的“承受(receptive)”阶段。由于中国大陆教育政策和制度革命性的改变,“上篇”回忆和评估的重点──前世纪三、四十年代清华及联大兼容并包、自由思辨的学风,留学考试专科及英文写作要求的水平等等──目的都在探索提供“标准”,以备华语世界今后发展通识教育的参考。作者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复原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清华和西南联大的人情故事,还原了大师诞生的现场。
“下部”代表“学成”之后对史学知识的“奉献(contributive)”时期。年代上,“下篇”涵盖过去半个多世纪。开头两章详述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工作的每个阶段,特别注重博士最后科目(英国史、西欧史)口试中长达两小时的问答。这是因为这种一向被公认是博士候选人最“难”的一关,不仅最足反映知识承受的深广度,而且是胡适以降几代人文社科留学生从未谈及的要目。其余诸篇章性质大致相同,都在陈述教学、选校、攻治中国史上一系列重要课题的经过与成果。但“下篇”决不是传统式的学术编年;相反地,穿插了不少有关不同校风、校际竞争、个人专业内外的学术交游和论辩等等,避免了学术编年的单调和枯燥。
这部回忆录的内容极其详实,体例也独具特色。为了多向读者提供第一性的“史料”,有些篇章在正文之后另加“专忆”或“附录”,甚至“专忆”之后再加附录。例如第一章“家世与父教”正文之后,就是既有“专忆”又有“附录”。“专忆1:何家的两根砥柱”用意在叙述并分析金华何氏一家(族)四房之中,即使是事业上最成功者,对族人真能提携资助的能力还是有一定限度的。紧接着再以此“专忆”用在“附录”里作为一个第一性的实例,以加强检讨近十余年来西方研究传统中国社会、家族和科举制度的主要学人对家族功能过分的夸大、对科举制度促进社会血液循环功能过分负面看法的错误。
除了学术上的内容,这部自传同样具有吸引力的是何炳棣先生踏实奋斗的人生道路。畅读本书,不仅可吸收何氏生平积累的治史心得,更可从他艰忍自强的性格、永不停息的学术追求、披荆斩棘的学术历程,重温体会中国过去百年的风云变幻。一位思想锐利深刻的老人,详述过去六十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反映出早辈留学海外的青年知识分子探求学问、开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学思历程,展现了近现代教育史、学术史的辉煌一页,实有传世意义。
这是一位雄心万丈的学者的奋斗史。这是六十余年读史阅世的生命体验。这是几代中国知识分子艰忍负重的记录。这是中国百年学术史的珍贵注脚。
《读史阅世六十年》完成于2003年,2004年2月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年7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大陆简体字版。2011年,应何炳棣先生要求,此书的大陆简体字版转由中华书局出版。
▲青年何炳棣
▲晚年何炳棣先生。照片是2008年5月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举办的小型座谈会上拍摄的,是何先生晚年照片中最满意的一张。在这次会上,九十一岁的何炳棣先生细述自己的研究成果,侃侃而谈,时过午后,工作人员提醒何先生注意午餐时间,何先生慨然说道:“是学问重要还是吃饭重要!”2011年,《读史阅世六十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此张照片用于封面。
何炳棣(1917—2012),浙江金华人。
1938年清华大学毕业,1944年考取了清华第六届留美公费生,1945年底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洋史,195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史博士学位。
之后,何炳棣先生逐渐转入国史研究,成绩斐然。他著作弘富,为历史学界泰斗。他对中国的人口问题、社会结构及流动以及会馆制度的研究,为国际学术界奉为经典。他详论中国文化的特征,对中国文明的起源提出全新的看法,也极富启发性。
1966年,何炳棣先生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9年,何炳棣先生被选为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有《明初已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明清社会史论》《东方的摇篮》《读史阅世六十年》等。
图书馆馆藏链接:
《读史阅世六十年》,何炳棣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