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是爱新觉罗・溥仪所著的一部具有独特历史与文学价值的自传体作品。
本书时间跨度广,从溥仪1906年出生,到1959年被特赦,时间跨度长达50多年。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为读者呈现了晚清、民国、伪满洲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等不同历史阶段的亲身经历。
书中描绘了溥仪在紫禁城宫廷中的生活细节,如日常起居、学习、宫廷礼仪等。读者可以了解到皇帝的生活是怎样的奢华与拘束,比如他提到小时候在宫中的游戏、与太监宫女们的相处等,展现出宫廷生活背后的复杂人际关系和森严等级制度。
书中讲述了溥仪在政治舞台上的起起落落。包括他3岁登基成为皇帝,辛亥革命后被迫退位;后来又在日本扶持下成为伪满洲国的“康德”皇帝,以及抗战胜利后作为战犯被逮捕和改造等重要事件。在描述伪满洲国时期时,揭示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以及自己充当傀儡的无奈与悲哀。
更重要的是,本书真实地展现了溥仪从封建帝王到接受改造成为普通公民的思想转变过程。起初,他抱有封建帝王的旧思想和优越感,随着经历的丰富,尤其是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期间,通过学习和劳动,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最终完成了从“帝制象征”到认罪忏悔的转变。
溥仪以质朴的语言、生动的叙述,将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场景的描写以及情感的表达都较为细腻,具有一定的文学感染力,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优秀和最有趣的传记文学之一”。
本书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书中所涉及的晚清宫廷生活、政治斗争、伪满洲国的真相以及战犯改造等内容,都是对正史的重要补充,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于分析中国社会的变迁、封建制度的衰落以及日本侵华的影响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溥仪自1950年被押解回国后,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我的前半生》最初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中撰写的反省笔记。溥仪此书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演变。
油印本:溥仪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着手写作,花了一年多时间完成20万字初稿,由抚顺战犯管理所油印,分送给公安部及相关部门,但此版本存在自嘲自骂较多、思想转变过程杂乱不清、史实不准确等问题。
灰皮本:1960年1月,群众出版社将初稿油印成灰色封面的铅印本,仅在政法系统和史学界有限范围内部购买阅读。此版本对原著中的历史材料进行了一定整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稿本:公安部安排编辑李文达协助溥仪整理书稿,经过大量调查、采访和重新构思,于1961年8月完成50万字的一稿大字本,但该版本也经过了多次修改和完善。
定稿本:经过不断征求意见、修改调整,1963年11月最终定稿。定稿后的《我的前半生》内容更加准确、思想转变脉络更加清晰,主题明确为描绘一个皇帝如何改造成一个新人。
▲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乳名午格,字曜之,号浩然,是清朝末代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
溥仪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是苏完瓜尔佳・幼兰。
1908年,光绪帝载湉病逝,慈禧太后命年仅3岁的溥仪继承大统,由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年号宣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清廷颁布《清帝退位诏书》,清朝灭亡,但根据《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溥仪仍旧居于宫中,保有一定待遇。
1917年,张勋率“辫子兵”进京,拥戴溥仪复辟,然而这场复辟仅持续了12天便宣告失败。此后,溥仪仍未放弃复辟帝制的幻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驻屯军司令官土肥原贤二的谋划下,乘船赴东北,于1932年3月出任伪满洲国执政,1934年3月改称皇帝,年号康德。在此期间,溥仪虽名为皇帝,实则是日本侵略者的傀儡,没有实际权力。
1945年日本投降后,溥仪在沈阳机场被苏军俘虏,并被带往苏联。1950年8月初,溥仪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9年9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签署的特赦令,溥仪获得特赦。
溥仪获得特赦后,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等职务,积极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和历史研究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
▲1908年,养心殿龙袍照。
▲1917年,溥仪复辟朝服像。
▲1934年,溥仪就任伪满洲国皇帝。
▲溥仪接受劳动改造。
▲1961年,与鹿锺麟(左一)、熊秉坤(右一)合影。熊秉坤是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革命者,鹿锺麟是当年将溥仪赶出皇宫的军官。在新的时代,三人作为新中国的公民,一笑泯恩仇。
图书馆馆藏链接:
《我的前半生》,爱新觉罗·溥仪/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
《我的前半生》,爱新觉罗·溥仪/著,哈尔滨出版社,2020年。
《我的前半生》,爱新觉罗·溥仪/著,群众出版社,19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