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金融强国:中国之路

作者吴晓求

译者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1月

页数419

定价98.00元


吴晓求教授的《金融强国:中国之路》聚焦中国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的战略路径,系统梳理了金融强国的内涵、历史经验与中国实践,成为政策制定者、金融从业者和学术界的参考指南。

全书以十章结构展开论述。开篇界定金融强国的核心内涵,强调其是“先进生产力、高水平法治和自由开放市场的有机结合体”,本质上是现代文明的体现。书中通过历史溯源,详细分析了英国作为金融强国之先河的崛起历程,以及美国模式的延展与创新,总结出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关键要素:国家软实力(法治与契约精神)、科技与金融创新的结合、强大本币与开放资本市场。针对中国现实,作者提出“双支柱”架构——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市场开放,强调二者互为表里,共同构成金融强国的闭环机制。人民币国际化的难点在于解决“锚”问题与提升国际信心,而资本市场开放则面临法治建设、透明度提升等挑战。在实现路径上,书中提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三大原则。市场化是起点,旨在满足多元金融需求;法治化是基石,保障资本安全与契约精神;国际化是核心路径,要求中国经济金融全面融入全球体系。此外,书中还深入探讨了国家硬实力(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与软实力(法治与契约精神)的协同作用,并分析了中央银行功能转型(从单一币值稳定到金融系统稳定双重目标)、监管体系变革(双峰监管模式)等制度支撑。

本书的突出特点在于其系统性、历史纵深与本土化视角。吴晓求并未孤立讨论中国问题,而是将英美历史经验与中国国情对比,提炼金融强国的共性规律。例如,通过分析美国资本市场如何支撑美元国际化,揭示市场开放与货币国际化的联动机制。同时,书中直面中国现实挑战,如法治短板、契约精神不足等软实力缺陷,提出“金融强国比经济强国更艰难”的清醒判断。在方法论上,作者强调“底层逻辑研究”而非简单对策建议,主张从制度根源设计改革路径,如严刑峻法保障注册制实施、重构大股东减持规则等。这种结合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论述,使本书兼具学术严谨性与政策参考价值。

《金融强国:中国之路》的出版引发广泛关注。学术界认为其填补了金融强国系统性研究的空白,特别是在双支柱架构的理论构建上具有开创性。政策层面,书中对央行功能转型的建议(如建立资本市场流动性储备机制)已部分反映在2024年央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中。此外,该书提出的“法治化是软实力核心”“国际化不可替代”等观点,成为解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理论依据。作为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的核心成果,本书也被视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思想路线图,其影响力从吴晓求后续著作如《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逻辑》(十卷本)的延续性研究中可见一斑。

吴晓求是中国金融学界标志性人物,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他1959年生于江西,34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经济学教授,1995年成为中国首位证券投资方向博导。其学术生涯紧扣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代表作《金融危机启示录》(2009)、《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2021)等构建了资本市场研究的“第三种模式”理论体系。他坚持“资本市场是金融强国载体”的核心观点,主张通过市场化改革与法治化保障提升国际竞争力。因其跨世纪学术贡献,他多次被评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具影响力人物。

点击查看馆藏资源


上一条:梦想建设家:驶向未来的中国故事 下一条:气候的年轮:冰芯中的地球气候史与人类未来

关闭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44

电话:86-25-58699775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