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巡礼

金瓯缺

作者徐兴业

译者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0年12月,1981年2月,1985年9月

页数1787

定价1.10,1.35,3.30,3.20元



《金瓯缺》是徐兴业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这是一部鸿篇巨制。全书分四卷册,第一、二卷最早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分别于1980年12月、1981年2月出版,第三、第四卷最早由海峡文艺出版社于1985年9月出版。小说描写了12世纪初及中叶宋、辽、金之间的战争,展现了广阔的历史生活画卷,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情追忆与深刻反思。

第一卷 

本卷写宋徽宗年间,北宋与金达成共同夹击残辽的“海上之盟”后,宋朝统治集团盲目乐观地以为只要勤兵巡边,就可逼辽纳土称臣收复燕京。以徽宗为首的东京臣民们早已习惯于歌舞升平的盛世繁华生活,朝中诸多权臣如蔡京、童贯等人,只知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对边防之事漠不关心。徽宗终日沉浸在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名妓李师师的爱恋中,对战争并不具备足够的认识。朝中老将种师道迫于皇命仓促出征,新一代的青年武将刘锜、马扩等人敏感地察觉到了即将到来的危机,马扩毅然与新婚不久的妻子、军人之女亸娘告别,投身到守卫边疆、收复国土的队列之中。

第二卷

在朝中畏战派权奸童贯的错误领导下,北宋军队在前线白白坐失良机,最终不得不发动一场仓促的攻辽战争。在契丹辽国大将耶律大石的猛烈抗击和掩杀下,宋朝军队遭遇惨烈失败,北部边关防卫全线崩溃。金国乘胜灭辽,并挟灭辽之威,背弃盟约,向宋朝统治者索要重金以归还燕京。宋朝君臣为粉饰太平,被迫接受金国勒索,最后只从狡猾的金朝贵族手中赎回一座被大肆洗劫过的空城。马扩看透女真人的贪婪与野心,预料金人迟早会南下侵犯北宋,力谏宋朝统治者未果之后,决心联合一批军民抗金力量,挽救危亡。

第三卷 

本卷开始,风云突变。金军两路南下,直趋东京。东京军民展开气壮山河的东京保卫战。九个月中,金军先后二度攻打东京,汴京终告陷落。书中还穿插写抗战派将领马扩一家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父、侄战死;爱妻亸娘经历了流产、早产、难产三重灾难,反得不死;马扩本人尽心殚力以图救亡,却遭陷系狱。作品笔势凌厉,大气磅礴,犹如群山万壑,直奔荆门。读来令人时而血沸气促,义愤填膺;时而潸然泪下,慨叹再三。

第四卷

本卷写东京陷落后,北宋灭亡,徽、钦二宗及宗室被俘北迁。北行道上,徽宗感赋《宴山亭》,恰好成为他本人及其王朝的挽歌。本书正文以马扩留下老母、爱妻为人质,率随从奔五马山抗金为结束。尾声则概述了此后十多年中的政局和战局,最后写马扩潜入金军占领区,探望身为女奴、已病入膏肓的妻子亸娘。诀别之情,令人潸然。亸娘临终前犹以不能目睹日月重光、金瓯无缺而抱恨终天。面临一场伟大的民族战争,爱国志士不惜断头沥血奏出历史上悲壮的乐曲。无耻官僚或觍颜事仇,或为虎作伥,两者形成强烈的对照。全书在悲愤压抑的气氛中结束。


徐兴业对《金瓯缺》的构思,开始于抗日战争期间。1939年,抗战爆发的第二年,徐兴业患了伤寒,病情十分严重。他的一位好友来看他,给他带来一大部四厚本的《三朝北盟会编》,让他在病患中随便读读,以消磨时光。此时,抗战已经成为全民族的主旋律,作为以为22岁学历史的年轻人,虽然不能直接上战场与日寇相拼,但是可以用笔参与民族解放运动。在这种情绪下,徐兴业产生了创作一部大书的冲动,其内容就设定在北宋末年那场民族危亡的战争中。

徐兴业的妻子是上海富商“颜料大王”周宗良的女儿周韵琴。1938年两人相恋,他们亲身经历了“八一三”的炮火,对乱世危局有着深刻的体验。在接触到斯诺的《西行漫记》后,他们对革命圣地延安产生了向往。然而,由于身陷沦陷区,报国无门,只能在公园中仔细翻看报纸,推测时局。这种悲愤的心情也体现在了小说中。

由于生活的艰辛,小说的创作并不顺利。1957年,作家的妻子弃他而去,到了香港并辗转去了巴黎。徐兴业则毅然带着两个孩子留在了国内。在这种逆境中,徐兴业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创作。1980年,《金瓯缺》第一卷出版。但直到1985年,小说四卷本才全部出版完成。此时距离小说最初的构思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


《金瓯缺》小说的背景设定在12世纪初至中叶,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宋朝(包括北宋与南宋)、辽国和金国之间的权力斗争尤为激烈。这一时期以“靖康之耻”为标志,北宋灭亡,南宋偏安江南,辽国被新兴的金国取代,随后金国又成为南宋的主要威胁。《金瓯缺》以此动荡不安的时代为舞台,生动展现了各民族间的战争与和平、分裂与统一,以及在国家兴亡面前个人命运的浮沉。

小说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既有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也有虚构的角色。其中,岳飞、宗泽、刘韐、马扩等人物代表了宋朝忠贞不渝的将领,他们面对外敌入侵,不畏艰难,力挽狂澜,尤其是马扩这一角色,作者对其着墨颇多,展现了他的智勇双全和深沉的爱国情怀。同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辽国名将耶律大石等人物的刻画,也体现了作者力求全面、客观地展现那个时代各民族英雄的意图。

《金瓯缺》以其严谨的历史考据、宏大的叙事结构和生动的人物描写,赢得了文学界的高度评价。徐兴业先生凭借深厚的历史学养,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编织成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语言方面,小说融合了古典文言的凝练与现代白话的流畅,使得历史叙述既不失古朴韵味,又易于现代读者接受。此外,书中对于战争场面的描绘既气势磅礴又不乏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驾驭能力。

1991年,《金瓯缺》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金瓯缺》参评茅盾文学奖的过程也十分具有戏剧性。小说本来是可以参评最初的两届茅盾文学奖的,但因为当时规定作品必须出完全本才可以参评,因此耽搁了几年。1991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评选时,徐兴业却已经在前一年去世。评委会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为《金瓯缺》颁发荣誉奖。


《金瓯缺》出版时,国画大家刘旦宅为之创作了插图。





▲徐兴业


徐兴业(1917—1990),浙江绍兴人。1937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曾任上海国学专修馆、稽山中学教师,上海通成公司职员,1949年后历任上海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店员工会教育科长,上海立信会计学校和建中学教师,上海市教育局研究室干部,上海市教育出版社编辑,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1977年退休后,发表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获第三届茅盾文学荣誉奖。另外还撰有《中国古代历史讲话》《心史》等。



图书馆馆藏链接:

《金瓯缺》,徐兴业,福建人民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1980年,1981年,1985年。


上一条:战争和人 下一条:浴血罗霄

关闭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44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