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罗霄》是萧克将军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以生动的文学笔触,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画卷。
小说背景设定在1933年至1934年间,正值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央苏区进行反“围剿”斗争的关键时期。故事围绕罗霄山脉中段湘赣苏区的主力红军——罗霄纵队展开,讲述了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大规模进攻,罗霄纵队在司令员郭楚松的带领下,执行中央红军的战略部署,挥师北上,经历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斗。
小说通过一系列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和复杂多变的军事策略的展示,体现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以罗霄纵队司令郭楚松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员,他们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还在政治上坚决贯彻党的路线,努力团结群众,克服内部的分歧和外部的重压。
萧克将军作为战争亲历者,确保了小说中战争场景和历史事件的高度真实性,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文学的想象与虚构,使得历史人物鲜活立体,历史事件生动感人,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的成功结合。
萧克将军的文字质朴而不失激情,既有军事报告的简洁直接,又有文学作品的诗意与浪漫,使得战争的残酷与战士们的英勇相互映衬,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促使萧克写作《浴血罗霄》的,是苏联小说《铁流》。西安事变后,萧克读到了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其中俄国工农武装的故事及塑造的红军指战员的英雄形象,令萧克激动不已。萧克决定写下中国革命战争的故事,他认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规模比俄国大,时间比俄国长,影响也更深远,他经历的战争,远比《铁流》里的要复杂和精彩得多,应该有人记录下这一切,写出中国的《铁流》。之后萧克便开始了勤奋的创作。由于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频繁的战事使得小说的创作过程不得不时常中断。每当战事稍息,部队进入短暂休整阶段,萧克就会抓紧时间继续他的写作。整个创作过程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直到1988年,这部作品才最终完成并出版。这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萧克对那段烽火岁月的深情回顾和历史见证。
1991年,《浴血罗霄》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2019年,《浴血罗霄》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萧克
萧克(1907—2008),原名萧武毅,字子敬,乳名克忠,出生于湖南省嘉禾县泮头乡小街田村,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革命家、军事家及军事教育家。他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于1925年投身革命,参与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和举世闻名的长征,历任从连长到军长等多个重要军事职务,包括红六军团长和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等。
抗日战争期间,萧克担任八路军第120师副师长,以及冀热察挺进军司令等职,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继续担任要职,如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等,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萧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军事教育及军事理论研究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任军训部部长、训练总监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政大学校长、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等职务。
1955年,萧克被授予上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萧克一生致力于共产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萧克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与学者。他在繁忙的军事工作之余,坚持文学创作,最著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浴血罗霄》,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他还著有《萧克回忆录》、《萧克诗稿》等多部作品,涉及革命历史、个人回忆及诗词创作,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才能。
2008年10月,萧克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他的传奇人生和辉煌成就永远为人铭记。
图书馆馆藏链接:
《浴血罗霄》,萧克/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