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机器》是科幻小说中奠基性的作品,开创了时间旅行题材的先河,其故事曲折而充满张力,意蕴深远,至今读来仍然无比震撼,是科幻文学中必读的经典之作。”
——刘慈欣
《时间机器》是英国著名科幻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 1895 年。
《时间机器》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科学家提出了四维空间和时空穿梭的理论,认为人既然可以在三维空间里运动,也应该可以在时间的隧道中穿梭。基于此理论,他造出了时间机器,并乘坐它飞到了公元 802701 年的地球。在那里,他发现人类已经分化为两个种族:
艾洛伊人:生活在地面上,他们身材矮小、四肢纤细、皮肤白嫩、头脑简单,以瓜果为食,过着群居生活,每天只知游戏、玩乐。他们看似优雅,但十分脆弱,没有领地意识,没有征服欲,也没有剥削或奴役思想。
莫洛克人:居住在地下,终年不见天日,只在夜晚才出来觅食。他们狡猾残忍、嗜血成性,以艾洛伊人为食。莫洛克人原本是工人阶级的后代,由于常年在地下工厂劳作,逐渐演化成像老鼠一样的穴居动物。
时间旅行者逃离莫洛克人后继续向未来飞行,看到了更加萧瑟的景象,巨大的螃蟹般的动物和白色的蝴蝶般的动物主宰了整个世界。未来三千万年后的景象更是触目惊心,太阳几乎要熄灭,地球停止了转动,到处是一片死寂,只有长着长长触角的巨大物体在蠕动。最后时间旅行者逃离未来世界,回到现在,并向朋友们讲述了他的 “未来之行” 的故事。不久之后,他又坐上时间机器前往过去,但这次再也没有返回。
《时间机器》是世界科幻小说史上第一部以时间旅行为题材的作品,它的出现为科幻文学开辟了新的领域,此后时间旅行成为科幻小说的常见主题之一。
威尔斯在小说开篇中提出时间是第四维的概念,这一理论甚至早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十年,展现了他的开创性思维。其 “如果某种科学技术得以实现,那么未来将……” 的开篇方式,也为科幻文学设定了一种新的叙事模式,启发了众多后来的科幻小说作家。
19 世纪末,英国的工业文明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新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拓展了人类的能力,这激发了威尔斯的文学想象力,促使他虚构了科学家成功研制出时间机器的事件。当时英国处于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下,帝国殖民扩张加速,小说也流露出威尔斯对大英帝国发展前景的思考。英国向殖民地输出文化、科技等的同时,殖民地的本土文化和语言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英国,这种逆向作用引发了英国人的担忧,而小说中人类未来的退化等情节也反映了这种担忧。
小说中艾洛伊人和莫洛克人分别代表了退化的两种社会形态,是 “熵” 增发展到最高阶段后的表现形式之一。这两类人都丧失了人的社会性功能,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社会组织,反映了作者对人类社会高度发展后可能出现的衰落和灭亡的担忧。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小说似乎是一部帝国衰退寓言:它告诫大英帝国人民,英国不会永久处于巅峰状态,衰退的一天迟早会到来。
《时间机器》被多次改编成广播剧、电影、漫画等其他衍生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美国电影《时空大挪移》(1960),由乔治·帕尔导演,罗德·泰勒、艾伦·扬等主演。
▲美国电影《时间机器》(2002),由西蒙·威尔斯导演,盖·皮尔斯等主演。
▲威尔斯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
威尔斯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的布罗姆利(现在的伦敦西区小镇)一个贫寒家庭,父母曾作过仆人。他早年经历坎坷,做过布店学徒、小学教师、药剂师助手等工作。后来,他凭借助学金进入堪津顿科学师范学校学习,生物学老师是著名的进化论科学家托马斯・赫胥黎,这对他的科幻小说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威尔斯曾是费边社(英国工人社会主义派别)的重要成员,但后来因与萧伯纳等发生分歧退出了该组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与国联活动并前往各国访问,其采访文章引起世界性的轰动。他还曾两次访问苏联,受到列宁和斯大林的接见,并对苏联作了比较真实的报道。
威尔斯致力于科幻小说创作,代表作品有:《时间机器》(1895 年),《莫洛博士岛》(1896 年),《隐身人》(1897 年),《星际战争》(1898 年),《世界史纲》(1920 年)等。
威尔斯的科幻作品改变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乐观主义倾向,重拾英国文学中对前途的忧虑和不安,特别关注关注科学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后果。他的科幻小说具有讽刺性,体现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意识。
威尔斯被称为 “科幻小说之父”,他的创作方法对当时及后世英国和世界科学幻想小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他的《时间机器》开创了科幻小说的时间旅行题材。他的《当睡者醒来时》开创了 “反乌托邦” 小说这一重要的科幻小说分支。
图书馆馆藏链接:
《时间机器》,威尔斯/著,陈震/译,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
《时间机器》,威尔斯/著,孙家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