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早年创作了很多诗歌,但反响平平,甚至遭到被他奉为精神导师的别林斯基的否定。这使屠格涅夫对自己的文学天分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
1847年1月,屠格涅夫不经意写了一篇随笔《霍里与卡利内奇》,随意地投给了《现代人》杂志,而后便去了国外。没料到这篇以《摘自猎人笔记》为副标题的随笔竟然获得巨大成功,各地读者的赞扬信雪花般飞到杂志社,全都在恳求这样的“猎人笔记”再写下去。《霍里与卡利内奇》的意外成功唤起了屠格涅夫的自信,艺术家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所在。他一连在《现代人》杂志发表了二十余篇这样的随笔,后来集结成为举世闻名的《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记述19世纪40、50年代俄罗斯的农村生活,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串起25篇凝练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壮阔旖旎的自然画卷和淳朴的俄罗斯民风。随着屠格涅夫充满优美笔调的叙述,俄罗斯的大自然风光、俄罗斯人民的风俗习惯、地主对农民的欺凌、农民的善良淳朴和智慧,像一首首抒怀歌曲在我们面前缓缓流淌出来,汇成一部色彩斑斓、动人心魄的交响诗。
在屠格涅夫笔下,俄罗斯大地是那样地美丽,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星空,古老的森林,潺潺的溪流,充满灵性的动物……都被他写得令人神往,令人心醉。自然的一枝一节、一草一木、色彩的空灵变化、声音的高响低鸣,都被屠格涅夫的笔尖捕捉到了并给予最富于艺术色彩的放大,于是你不得不惊叹俄罗斯自然的丰富与壮美,灵动与秀丽。可是发生在这般景色之中的人和事却每每充满了悲剧色彩,有的面临着死亡,有的陷入对存在意义的迷茫,有的被无情的命运捉弄,有的则走入一片被虚无笼罩的世界。这种景与人的对照,形成一种独特的张力,构成了一种悲剧性的氛围。这种与博大浩瀚共生的悲剧性,正是俄罗斯艺术的特质与灵魂。
▲屠格涅夫画像,著名画家列宾作,1874年,现藏于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美术博物馆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屠格涅夫出生在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但自幼厌恶农奴制度。曾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就读,毕业后到柏林进修,回国后和别林斯基成为至交。从1847年起为《现代人》杂志撰稿,出于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反对农奴制。
屠格涅夫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创作,1847~1852年陆续写成的《猎人笔记》是其成名作,主要表现农奴制下农民和地主的关系。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写了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
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77)。
从19世纪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结交了许多作家、艺术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等。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文学大会”,被选为副主席(主席为维克多·雨果)。1883年9月病逝于法国巴黎。
图书馆馆藏链接:
《猎人笔记》,屠格涅夫作,丰子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