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

包法利夫人

作者[法]居斯塔夫·福楼拜

译者许渊冲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2年9月

页数314

定价16.50元




《包法利夫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农家女孩爱玛的经历,再现了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风貌。

爱玛在修道院受过贵族化的教育,读过许多浪漫主义小说,梦想传奇式的爱情。她嫁给乡镇医生查理·包法利之后,生活沉闷,转而用偷情填补心灵的空洞。两次偷情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终她债积如山,无法偿还,在走投无路中只得自杀。

《包法利夫人》于1856—1857年间在《巴黎杂志》上连载,轰动文坛,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法当局对作者提起公诉,指控小说“伤风败俗、亵渎宗教”,并传唤作者到庭受审,最终以“宣判无罪”收场,而隐居乡野、籍籍无名的作者从此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声誉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福楼拜的出现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包法利夫人》更是被认为是“新艺术的法典”,一部“最完美的小说”,“在文坛产生了革命性的后果”。 波德莱尔、圣伯父、左拉等人纷纷给予这部作品极高的评价。

从福楼拜开始,一种完全不同于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的叙事方式真正确立了起来,在福楼拜的笔下,以往全知的叙事视角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作者不再站在无所不知的立场,模仿上帝的口吻说话; 不会随时从叙事中“现身”,对作品的人物、主题展开评述,提供意义; 不再拥有将自己的思想和倾向强加给读者的特权。

《包法利夫人》是一部精心制作出来的杰作,自从问世以来,即成为“完美”的象征。 福楼拜对语言和文体十分敏感,创作态度更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中,作者并未随意处理任何一个细节和线索,力图做到尽善尽美。 叙事的节奏,语言的分寸,速度和强度的安排都恰到好处,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的出场次序,在故事中占的比重,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关系都符合特定的比例。因此,有人将《包法利夫人》视为学习写作者的最好教科书。



▲福楼拜


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生于法国西北部鲁昂城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父亲是鲁昂市立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他的童年是在父亲的医院里度过的。因此,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明显带有医生的细致观察与剖析的痕迹。福楼拜从中学时代起就开始尝试文学创作。1841年他就读于巴黎法学院,22岁时因被怀疑患癫痫病而辍学,此后他一直住在鲁昂,专心从事创作,终生未婚。《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于 1857年完成的。这部作品开创了文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也成为他的代表作。随后他又创作了《萨朗宝》(1862)、《情感教育》(1869)和《三故事》(1877)等。

福楼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19世纪法国社会风俗人情进行真实细致描写记录的同时,超时代、超意识地对现代小说审美趋向进行探索。19世纪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左拉认为福楼拜是“自然主义之父”;而20世纪的法国“新小说”派又把他称为“鼻祖”。



福楼拜的原作被数次搬上大银幕,尝试过的名导也不在少数。其中法国导演夏布罗尔执导的《包法利夫人》(1991)是最为忠实于原著的一部。片中人物对白几乎是照搬自原著,服装场景都精准还原十九世纪法国乡镇风貌,曾获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法国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饰演的包法利夫人



图书馆馆藏链接:

《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著,许渊冲译,译林出版社,1992年。



上一条:往事与随想 下一条:猎人笔记

关闭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44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