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频道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

作者[英]罗杰.克劳利

译者陆大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6月

页数390

定价49.00元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历史著作。它详细描述了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这一历史事件,并深入探讨该事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作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一直是西方世界的中心和基督教世界抵御伊斯兰世界的堡垒。然而,在1453年,这座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集中了伊斯兰世界的力量,意图攻克这座城市。书中首先介绍了战役发生前的宏观历史背景,包括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以及双方在政治、军事、宗教等方面的对立与紧张关系。特别是穆罕默德二世的野心与准备,他不仅在军事上做了充分的筹划,如建造巨型攻城器械,还在外交上孤立了拜占庭帝国,确保了战役的顺利进行。

1453年4月,奥斯曼帝国派遣了八万名装备了新式武器的穆斯林战士开始攻城。与此同时,守城的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堡十一世麾下只有区区八千名基督徒士兵。书中详细描绘了双方的军事部署和战术运用。穆罕默德二世采用创新的攻城技术和策略,如利用巨型加农炮轰击城墙,同时在海上封锁了金角湾。而君士坦丁十一世则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组织起了顽强的防御,包括加固城墙、寻求西方援助等。

书中也描绘了君士坦丁堡城内的生活状态,居民们在绝望中坚持,以及皇帝与民众共同面对末日般的围城气氛。它展示了战争对于平民生活的残酷影响,以及在绝境中人性的光辉。

最终,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5月29日沦陷,标志着拜占庭帝国长达千年的统治结束,同时开启了奥斯曼帝国的新纪元。这一事件被视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的分水岭。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是一部严谨的历史书。同时它的叙事风格又是生动而充满趣味性的,它生动地讲述了这场战役中的勇气、残忍、技术革新、忍耐和运气。作者通过描绘对垒中的两军指挥官、首席大臣、宗教领袖、能工巧匠们的群像,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生动而跌宕起伏的故事。

本书是“地中海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海洋帝国:地中海大决战》和《财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权》也非常值得一读。


▲油画《1453年5月29日苏丹穆罕默德二世进入君士坦丁堡》, [法] 让·约瑟夫·本杰明·康斯坦特,法国奥古斯汀博物馆。



▲罗杰·克劳利


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是一位英国历史学者,以其生动讲述地中海历史而闻名,被誉为“能将地中海故事讲得动听”的人。他出生于195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英语系。尽管他的教育背景并非直接专注于历史学,但克劳利对历史尤其是地中海地区的深厚兴趣和广泛研究,使他成为了畅销的历史作家。

克劳利的作品多聚焦于地中海地区的冲突、探索与文化交流,特别是这一区域在塑造现代世界中的关键作用。他的写作风格深受读者喜爱,擅长将复杂的历史事件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叙述,使得历史变得既可读又充满戏剧性。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好评。

他的代表作是“地中海史诗三部曲”,包括: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详述了奥斯曼帝国征服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历史性战役。

《海洋帝国:地中海大决战》:探讨了16世纪西班牙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争夺地中海控制权的斗争。

《财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权》:讲述了威尼斯共和国如何成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地中海的贸易与航海强国。



图书馆馆藏链接: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英]罗杰·克劳利/著,陆大鹏/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上一条:西行漫记 下一条: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关闭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44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