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频道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作者钱穆

译者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7月

页数178

定价26.00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创作的历史学著作,首次发表于1952年。作者选择了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五个朝代——汉、唐、宋、明、清,通过对这些朝代的政治制度进行深入剖析,来揭示中国政治制度演变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对每个朝代的政治制度,作者主要从政府职权分配、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以及国防和兵役制度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详细分析了这些制度在不同朝代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运行机制以及它们对于当时社会政治的影响。同时,作者也注重对比不同朝代之间的制度差异和变革,从而揭示出政治制度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政府职权分配方面,作者探讨了不同朝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权划分以及官僚体系的构成和运作。他指出了中国政治制度中“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这种斗争对于政治制度演变的影响。同时,他也关注到了地方政府在政治制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在考试和选举方面,作者详细介绍了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和衰落。他分析了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的影响,包括它对于官僚选拔、社会阶层流动以及思想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他也指出了科举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

在赋税制度方面,作者探讨了不同朝代的赋税制度以及它们对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他分析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包括从人头税到土地税的转变以及商税、盐铁等专卖制度的出现和发展。同时,他也关注到了赋税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国防和兵役制度方面,作者详细介绍了不同朝代的兵役制度和国防政策。他分析了中国古代兵役制度的演变过程,包括从征兵制到募兵制的转变以及武将地位的变化等。同时,他也关注到了国防政策对于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影响。

钱穆先生以平实的语言,将横跨千年的中国政治制度从产生缘起、社会限制条件、思想文化影响、经济制度制约、人事牵绊等方面娓娓道来。作者视野宏大,叙述中穿插大量事实数据和案例,分析鞭辟入里,从“历史意见”的角度将封建王朝的治理制度的得失进行剖析,还原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客观真相”。该书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全书言简意赅,语重心长,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有助于我们以现代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和文化。


▲钱穆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他毕生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人将其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钱穆的学术生涯漫长而丰富,他的研究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他主张通史与专史相结合,注重历史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认为历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应该被割裂成碎片化的片段。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必须得到重视和弘扬。

在教育方面,钱穆也有独特的见解和实践。他强调教育应该以德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同时也注重知识的传承和创新。他曾经在多所大学任教,并担任过新亚书院的院长等职务,为培养新一代的人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钱穆的著作等身,其中包括《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朱子新学案》等代表作。这些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受读者喜爱。



图书馆馆藏链接: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著,九州出版社,2011年。


上一条: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 下一条:万历十五年

关闭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44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