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是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其四大悲剧之一。
全剧有两条平行的故事线索。主要线索讲述的是古代不列颠国王李尔年老昏聩,要根据爱他的程度把国土分给自己三个女儿。长女高纳李尔和次女里根都用甜言蜜语哄骗老人,唯独小女儿考狄利娅讲了老实话,说“我爱你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李尔一怒斥逐了小女儿,将她远嫁法国,把国土平分给了两个虚伪的女儿,结果自己却受到两个女儿无情的怠慢,一怒而跑到了暴风雨中的荒野,与乔装疯丐的爱德加为伍。后来小女儿从法国兴师来讨伐,终于父女相见,但是英法两军交战,法军战败,考狄利亚被俘,不久被爱德蒙密令绞死,李尔抱着她的尸体在悲愤中疯狂而死。
另一条次要线索是葛罗斯特伯爵听信庶子爱德蒙的谗言,放逐了长子爱德加。后来由于他同情李尔,被挖去双目,在野外流浪时遇到沦为乞丐的儿子爱德加,由他搀扶前行,却不知搀扶他的就是被自己赶出门的儿子。庶子爱德蒙继承爵位后,同时与李尔的长女、次女勾搭,害得她们争风吃醋,相互残杀,最后次女被毒死,长女谋杀亲夫的阴谋败露后自杀。爱德蒙受到爱德加的挑战,在决斗中被杀。
《李尔王》表现的主题极为深刻复杂,自它问世以来,观众和批评家对它的争论就从未停止。权力与亲情,爱与背叛,疯癫与理性,人性与神性,正义与报应……所有这些思想,戏剧均通过情节和人物语言有所呈现,故而显得特别博大深邃。不同的文学批评流派,比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国际主义等等,均对《李尔王》进行过解读并得出不同甚至相悖的结论,这进一步拓展并深化了对这一伟大悲剧的认识。
在这部剧作中,众多的自然意象被纳入其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性意义。例如风暴在整个戏剧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风暴象征了自然的力量和无情的命运,同时也象征了李尔王内心的动荡和精神的苦难,暗示了通过苦难和磨难,人类可以重新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尊严。
《李尔王》对后世的影响巨大。世界各地的戏剧舞台至今仍旧在排演着这部经典剧作,电影、电视剧也不停地改编、翻拍。
▲英国影片《李尔王》(1984)电影海报。由英国著名男演员劳伦斯·奥利弗主演。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执导的《乱》(1985),改编自《李尔王》。
▲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三世》。此外还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喜剧(传奇剧)《暴风雨》《辛白林》《冬天的故事》《佩里克勒斯》等。莎士比亚还是一位诗人,流传下来154首十四行诗,二首长诗。
莎士比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威廉·莎士比亚去世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学校图书馆的“读书节”相关活动通常也在这一天举行。
图书馆馆藏链接:
《李尔王》,[英]莎士比亚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