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这个充满急风暴雨的年代,是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展开生死搏斗的年代。
这年年初,新生的共和国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联合进行疯狂的反扑;国外,英国伙同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等国组成反法同盟,从东、南、北三面进攻法国;国内,保王势力在旺代发动叛乱,威胁巴黎,企图里应外合,把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复辟封建王朝。革命政权采取果断措施,大力平定旺代叛乱,严厉镇压反革命,造成了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恐怖时代”,使共和国转危为安。——小说的情节,在这一背景下展开。
小说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特纳克侯爵和他的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生动地描写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1793年生死搏斗的历史场面。小说最后:死里逃生的朗特纳克因良心发现,返回大火焚烧中的城堡救出三个孩子;郭文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动,情愿用自己的头颅换取朗德纳克的生命;西穆尔登在郭文人头落地的同时开枪自尽。至此,雨果得出了他的最终结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九三年》是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雨果的写作艺术和人道主义精神的最终表达。
对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展开的生死搏斗的正确描写是这本小说的基本价值所在。雨果以深邃的社会历史眼光和磅礴雄伟的气魄,用如椽的巨笔,描绘了一幅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真实生动的历史画卷。小说以旺代叛乱与平定叛乱的斗争为背景,以三个孩子的命运为线索,描写了革命与反革命、共和与保王两党之间那场血与火的惨烈严酷的内战,再现了新旧两种制度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殊死较量,揭露了保王势力的凶残没落,歌颂了以国民公会为代表的新生革命政权,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一贯的人道主义思想。
▲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
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他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
1827年,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写了长篇序言,即浪漫派文艺宣言。在序言中雨果反对古典主义的艺术观点,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
1831年,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问世,小说通过描写善良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在中世纪封建专制下受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反映了专制社会的黑暗,反动教会的猖獗和司法制度的残酷。
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宣布帝制,对进步人士大肆进行镇压,雨果被迫流亡国外达19年之久。流亡期间,雨果从未停止过文学创作。
1862年,雨果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问世,书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命运,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小说取得了世界性的影响。
1870年,拿破仑三世垮台后,雨果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
1885年5月,雨果在巴黎逝世。法国人民为雨果举行国葬,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先贤祠。
雨果的创作历程长达60余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
图书馆馆藏链接:
《九三年》,[法]雨果著,郑永慧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九三年》,[法]雨果著,桂裕芳译,译林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