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诗魂

楚辞

作者林家骊 译注

译者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页数402

定价30.00元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楚辞的产生与楚地的民间文学、楚声和楚歌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楚地的民间巫歌,对楚辞的创造有直接影响。屈原在吸收民间文学营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出了楚辞这一新的诗歌体裁。

西汉时,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了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名曰《楚辞》。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主,包括《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同时也收入了宋玉、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模仿屈原诗歌所创作的作品。


楚辞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们往往借助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以及象征性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浪漫主义风格在《离骚》中尤为明显,屈原通过幻想中的旅行和各种神话人物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于真理和理想的不懈追求。

楚辞的语言华丽、雄奇,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诗中的词汇丰富多样,尤其是大量使用了楚地方言和民间俚语,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同时,诗歌中还经常出现神话传说中的形象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楚辞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采用了更加灵活多变的句式结构,如五言、七言甚至是杂言等形式。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形式美的追求,也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范式。

楚辞中的诗歌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例如,《离骚》通过屈原个人的命运起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诗人对于政治理想的渴望;《天问》则以一连串的问题形式探讨了宇宙万物的本质和人类存在的意义。

楚辞中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表达,无论是屈原对于祖国的忠诚与热爱,还是对于自身不幸遭遇的悲愤,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情感的直接流露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增强了作品的情感共鸣。

楚辞中的自然景物描写与人文情感紧密结合,诗人往往借自然界的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例如,在《九歌》中,诗人通过对山川河流、花鸟虫鱼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传达出对于神灵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



屈原,傅抱石绘


屈原,约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家庭,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然而,由于贵族排挤和诽谤,他先后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最终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屈原的作品数量丰富,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25篇。其中,《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天问》则是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及历史故事的大胆发问,显示出作者沉潜多思、思想活跃、想象丰富的个性。《九歌》是屈原根据民间祭歌加工创作的一组祭神乐歌,共11篇,其中《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等篇章尤为著名。

屈原的诗歌作品在中国古代诗坛上独标一帜,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他开创性地塑造了人格伟大的抒情主体形象,结束了古代诗歌集体口头创作的局面,开启了诗人创作的新时期。同时,他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流派,以丰富的想象与华美的文辞表现主观激情,引导读者对现实中不合理事物进行斗争,属于积极的浪漫主义。此外,他在诗歌形式与语言上也取得了创造性成就,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形式,诗句加长,结构扩大,使诗歌容量与表现力大大增加。

屈原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的“楚辞”文体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同时,他的爱国精神、高洁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高尚精神。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人们通过包粽子、赛龙舟等方式纪念屈原,传承和弘扬他的精神。



中华书局出版的《楚辞》注本,以宋代洪兴祖的《楚辞补注》为底本,约请专家注释疑难词句及典故名物;逐段翻译;每篇前的题解,考证写作时间,概述诗歌主旨。在校对文字、注释及作品辨伪、评析方面尽可能汲取先贤时彦的全新研究成果。总体而言,版本专业,注释简明,翻译晓畅,是诵读楚辞很好的参考书。



图书馆馆藏链接:

《楚辞》,林家骊/译注,中华书局,2015年。


下一条:桃花扇

关闭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44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版权所有 ©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