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是中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杰作之一,创作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但正式刊行则是在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这部作品是中国古典戏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与《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剧。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有时也被称作《还魂梦》或《牡丹亭梦》。该剧讲述了南宋时期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因情而亡又因情复生的故事。故事中的杜丽娘是一位美丽多情的少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游览了自家后花园,因感春光美好而触发了内心深处的情感。随后她在梦中遇到了一位名叫柳梦梅的书生,并与其相恋。醒来后的杜丽娘因为无法忘怀梦境中的爱情而逐渐憔悴,最终香消玉殒。三年之后,真正的柳梦梅出现在了杜丽娘的墓前。这位岭南来的书生同样被杜丽娘所画的自画像吸引,并且在冥冥之中受到了指引去寻找这位梦中情人。经过一系列曲折的经历,包括掘墓使杜丽娘复活等情节,两人终于得以团圆,并且柳梦梅高中状元,二人结为夫妇。
《牡丹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价值。它反对程朱理学所代表的传统道德观念,提倡个性解放和个人权利。剧中杜丽娘的形象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及对不合理制度的挑战。此外,《牡丹亭》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变化背景下兴起的新思潮——即市民阶层对于更加开放包容的生活方式的需求。因此,《牡丹亭》不仅是对古代爱情戏的一次创新尝试,更是推动了那个时代思想进步的力量之一。
《牡丹亭》以其浓郁的浪漫色彩著称,这种风格贯穿了整个作品。作者将杜丽娘塑造为“情至”的化身,通过她“梦而死”、“梦而生”的奇幻经历来揭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剧中充满了离奇跌宕的情节,例如《惊梦》、《回生》等场景,都是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正是这些超自然元素构成了《牡丹亭》戏剧结构的重要支柱。
在人物塑造方面,《牡丹亭》注重展示角色复杂的心理活动,深入刻画了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通过对杜丽娘及其他主要角色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赋予了他们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杜丽娘从最初的温顺到后来为了爱情不惜牺牲生命的转变过程被细致地展现出来,使得这一形象成为了反抗封建压迫、追求自由恋爱的经典符号。
《牡丹亭》的语言极为优美,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诗意。全剧采用了抒情诗般的笔法,倾泻出人物的情感世界。其语言风格既保留了北曲的泼辣动荡,又融合了南词的婉转精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特别是在描写景物时,往往能够做到情景交融,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像《惊梦》中的[绕地游][步步娇]等曲词,就成功地把少女愁闷孤独的心情、顾影自怜的姿态以及春天的气息完美结合在一起,达到了传神的效果。
《牡丹亭》标志着明代传奇发展的最高峰。它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使其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牡丹亭》是昆曲的保留曲目,在中国舞台表演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近现代,各种戏曲改编层出不穷,许多著名版本赏心悦目。
▲《游园惊梦》是《牡丹亭》里的一折,此版本由梅兰芳等主演,1960年拍摄。
▲昆曲《牡丹亭》,由著名艺术家张继青主演,1986年拍摄。
▲汤显祖像。此为道光十八年陈作霖临摹徐侣云万历三十六年的汤显祖画像。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的戏曲家、文学家,被誉为“中国戏圣”和“东方莎士比亚”。
汤显祖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引外,他还曾师从罗汝芳学习道教思想,这对他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汤显祖14岁进学,21岁中举。从隆庆五年(1571年)起,接连四次去北京参加三年一度的进士考试。后两次因拒绝宰相张居正的延揽而落选。万历十一年(1583年),张居正去世的第二年,他才考中进士。次年,在南京为官,先后担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万历十九年(1591年),汤显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在浙江遂昌知县任上,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愤而弃官归里。
家居期间,他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汤显祖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他的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其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
图书馆馆藏链接:
《牡丹亭》,汤显祖/著,徐朔方、杨笑梅/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牡丹亭》,汤显祖/著,蔺文锐/评注,中华书局,2016年。